6月23日上午,梅河口市人民政府與吉林農業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吉林農業大學舉行。
梅河新區管委會主任、梅河口市市長牟大鵬,梅河新區黨工委委員、市委副書記寧洪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山城鎮黨委書記關學義,副市長霍光,吉林農業大學校長馮江,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副校長劉景圣等雙方領導出席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上,雙方觀看了吉林農業大學和梅河口市宣傳片。
馮江在致辭中介紹了吉林農業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特別是食藥用菌、人參、藍莓、生物防治、畜牧業、農產品加工等方面的特色和優勢。此次校地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必將推進雙方合作邁上新臺階、走入新階段,吉林農業大學將充分發揮自身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加快推進產學研融合和技術成果轉化,助力梅河經濟社會發展。
牟大鵬表示,吉林農業大學作為吉林省省屬重點高校,為吉林省經濟社會,特別是農業產業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提供了堅實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李玉院士是我省院士和專家學者的旗幟和領軍人物,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的楷模和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帶領的團隊在食藥用菌領域處于國內乃至國際領先地位。當前,梅河新區正處于高質量建設發展的關鍵時期,與農業大學的合作能夠引入更多科研成果、創新理念和優秀人才,必將推動梅河口實現跨越式發展,結出豐碩果實。
牟大鵬指出,省委、省政府賦予梅河口市建設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樹立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打造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重要增長極,吉林省開發開放重要窗口的四個定位。去年6月,省委、省政府批復設立梅河新區,7月中央編辦正式批復梅河新區成為正廳級開發區,是全國唯一的正廳級省級新區。梅河口正處在騰飛發展的時間節點,具備了優越的科研實踐條件,醫藥健康、食品加工等主導產業需要充實更多科研力量,特別是果仁加工、食用酒精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方面更需要借助農業大學的科研力量,將產業鏈價值向終端、向消費者延伸。
李玉院士在講話中指出,歷史上,梅河口擁有一定的商業基礎,近年來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要利用梅河口的地域優勢及基礎條件,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動物、植物、菌物三物融合和大食物觀,把動物、植物產出廢物資源化利用,探索將菌物種植與“千萬頭肉牛工程”、大米種植、松子果仁等產業有機結合,打造梅河大米品牌,加快研究生產菌物藥,探究林下參與菌類輪種模式,推動食用菌產業蓬勃發展。
會議還介紹了轉讓科技成果——食藥用菌全株高值化綜合利用項目基本情況。
簽約儀式上,霍光、劉景圣分別代表雙方共同簽署了梅河口市人民政府與吉林農業大學校地戰略合作協議,中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夏鳳君與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劉婷婷簽署了成果轉讓協議。牟大鵬、寧洪友、關學義、馮江、李玉等人上臺助簽。
隨后與會人員參觀吉林農業大學菌菜基地。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