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government
梅河要聞
梅河要聞 首頁新區頭條梅河要聞

王愛明深入山城鎮調研農業產業工作

發布時間:2022-07-30 16:36:00 來源:
字號: 打印 微信 微博

7月29日,梅河新區黨工委書記、梅河口市委書記王愛明深入到山城鎮,調研土豆收儲、加工、銷售等工作,安排部署白菜種植工作。他強調,要搶抓土豆收儲加工黃金期,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兵團作戰,確保土豆應收盡收,白菜及時栽種;加強與中國薯網深度合作,做大做強梅河土豆品牌,努力實現產銷兩旺;堅定發展現代化農業產業信心和決心,打響“梅河供應”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農業增收、農民致富。

在山城鎮保興村,王愛明走進土豆種植地塊,實地了解土豆產量,仔細察看土豆品質,詢問土豆收獲情況;深入保興村淀粉加工場地,了解土豆轉化工作進展情況。今年,保興村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種植業結構調整決策部署,深入組織動員農民,全村大地種植土豆1460畝。雖然受極端天氣影響,但依然實現了豐收,為農民收入大幅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王愛明指出,今年是我市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第一年,雖然受極端天氣和地塊選擇等多重因素影響,土豆產量略有減產,但從當前價格走勢和未來發展來看,農民增收已成定局。中國薯網專家團隊和廣大土豆經銷商紛至沓來,梅河土豆規模效應、品牌效應初步顯現,知名度和影響力迅速提升。王愛明強調,要把土豆收儲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舉全市之力,各部門、各鄉鎮同心奮戰,堅決打贏土豆收儲攻堅戰,確保應收盡收。要從現在開始,以鎮村為主體,組織廣大農民走進田間地頭,開展兵團作戰,一方面做好土豆收儲,保證顆粒歸倉;一方面迅速行動,及時開展白菜種植相關準備工作。要認真總結今年土豆種植的經驗和不足,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補齊發展短板。要廣泛吸納大學生投入鄉村振興產業,走上種植業結構調整第一線,當好“管理員”、“駕駛員”、“收儲員”、“銷售員”,在農業生產一線貢獻聰明才智,展現青春風采。要堅持銷售和加工兩條腿走路,引進加工設備,及時做好土豆轉化淀粉、粉條工作。

在新發展工農商集團馬鈴薯初加工流通庫,人頭攢動,機器轟鳴,忙碌異常。來自中國薯網的專家團隊與我市餐飲集團強強聯手,對全市各鄉鎮剛出土的土豆,在初加工后分類裝袋,源源不斷銷往各地。王愛明走進庫內,與中國薯網專家親切交談,了解銷售進展,向正在生產線上分揀土豆的來自山東棗莊的農民們道一聲辛苦,對他們不遠千里來梅工作表示慰問。得知流通庫自啟動以來,借助中國薯網銷售渠道,訂單不斷,每天都要幾十名工人從早忙到晚,初加工數十噸土豆,發往武漢、長沙、貴陽等地,甚至還有來自越南等國家的訂單,王愛明很高興,對中國薯網專家團隊在我市的辛勤付出給予肯定。王愛明指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根本。實踐證明,只要我們解放思想,找準路徑,用心用力,持之以恒,小土豆也可以做成大產業,“土蛋蛋”也能變成“金蛋蛋”。王愛明強調,農業興則百業興。農業項目既是農民增收致富項目,更是充分就業項目。農村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可以為各方面專家、人才、大學生、工商業者以及廣大農民提供大顯身手的舞臺。各級各部門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價值觀,不拘一格、不限地域,全力引進各種農業實用性人才。鄉鎮黨委書記要以身作則,切實轉變發展觀念,加強農業專業培訓,主動到農業發達地區考察,學習先進經驗。要細分農業產業,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手段,與國內知名農業產業團隊開展全面合作,把每個農業項目研究透、做扎實。要做精做細糧倉、肉庫、蔬菜生產基地等各方面文章,完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做好海關報備工作,全面拓展“梅河供應”品牌內涵,以工匠精神和繡花功夫經營農業,努力將“梅河供應”農產品推向全國、推向全世界,真正將我市農業產業做成集體經濟大發展、農民群眾得實惠的現代化產業,為梅河新區高質量建設和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市領導沈娜、王軍、寧洪友、周君、關學義陪同調研。

責任編輯:

TOP
zozozo另类人禽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