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government
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 首頁新區政務政策解讀

《關于印發梅河口市養老機構安全隱患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讀

發布時間:2022-02-15 09:02:00 來源:
字號: 打印 微信 微博

2022年2月9日,我市開展養老機構安全隱患整治工作,以消防安全為主,從建筑安全、食品衛生、等多個維度對全市養老機構進行隱患排查,督促養老機構落實主體責任,激發安全生產工作的主動性,對于隱患問題突出的養老機構予以嚴肅處理,實現安全生產治理能力、本質安全水平新提升,確保全市養老行業安全運營形勢持續穩定。

一、整治工作的必要性

截至2019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5388萬人,占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7603萬人,占總人口的12.6%。2019年,全國共有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20.4萬個,養老床位775萬張眾多的養老機構為老年人安全養老創造了良好條件,但也有部分養老機構消防安全條件不達標,存在的消防安全短板容易引發火災,甚至造成人員傷亡,如:河南省魯山縣某老年公寓火災,造成39人死亡,6人受傷;我省省通化市某養老院火災造成7人死亡;湖南衡陽某醫養中心火災造成5死9傷。

我市在歷次對養老機構火災隱患排查中發現的火災隱患反映出:

一是養老機構經營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養老行業的從業人員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不高,不具備相應的消防安全管理的業務水平和能力。多數養老院在利益的驅使下,壓縮消防安全投入,該配的人員不配、該上的消防設施不上,存在的火災隱患在相關部門發現后才進行整改,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意識樹的不牢,沒有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是未批先建、擅自改擴建現象嚴重。目前,開辦一家養老院,只要先期取得營業證照后就能從事經營活動,幾乎沒有市場準入門檻。一些養老院甚至有“只要老人住進來了,政府就拿我沒辦法”的心態,不進行前置消防審批。一些養老院在土地、房屋使用不符的情況下,強行開辦;一些養老院雖然經過了消防審批,仍存在時候私自改擴建現象。

三是消防應急疏散能力普遍不足。目前我市公辦和私立養老院護工人員不足,在歷次消防監督檢查過程中也反映出,在模擬火災情況下,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將人員全出疏散出建筑外,特別是晚間工作人員休息的情況下,值班人員嚴重不足。

四是缺少消防專業崗位人員。目前我市養老院普遍缺少消防安全方面的“明白人”,致使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長期在低水平徘徊;自動消防設施的操作員缺口較大,導致一些養老院設置的自動消防設施形同虛設;相應的電工、焊工不夠專業,甚至在動火動焊期間不履行特殊作業的審批流程和安全防范措施。

二、整治工作重點內容

(一)核查各養老機構的土地和房屋使用性質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二)是否辦理建筑、消防、食品、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相關審批手續,特別是對改擴建情況進行核查,堅決杜絕苯板夾心的彩鋼建筑用于人員居住和活動;

(三)建筑結構、消防設施是否符合相關消防安全技術標準,消防設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

(四)是否具備火災條件下的應急疏散能力,是否配備具有相應資質消防設施操作人員,是否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幫助老年人進行人員疏散;

(五)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是否達標。消防巡查檢查、培訓演練等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工作是否落實;

(六)電氣線路敷設和電氣設備使用管理是否符合國家技術標準。是否存在違章動火、動焊行為;

(七)對建筑的裝修裝飾材料的燃燒性能是否符合標準進行排查,堅決杜絕使用PVC等易燃可燃材料用于室內裝修、裝飾。

三、主要特點

相關部門每季度聯席會商養老機構風險隱患,互通工作信息。對于新開辦的養老機構,證照審批部門要第一時間向市民政局通報信息,由市民政局督促養老機構到相關的審批部門辦理行政許可手續。對于存在突出安全隱患和火災風險的養老機構,特別是無法取得土地、房屋、消防等部門手續的單位,由市民政局牽頭,屬地政府配合,相關部門介入,對人員進行分流取締。對于安全隱患久拖不改、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不達標的單位,由市民政局牽頭,相關執法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和頻次,進行重點管理。

附件:梅河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梅河口市養老機構安全隱患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

責任編輯:

TOP
zozozo另类人禽交

TOP